- 第1集
- 第2集
- 第3集
- 第4集
- 第5集
- 第6集
- 第7集
- 第8集
- 第9集
- 第10集
- 第11集
- 第12集
- 第13集
- 第14集
- 第15集
- 第16集
- 第17集
- 第18集
- 第19集
- 第20集
- 第21集
- 第22集
- 第23集
- 第24集
- 第25集
- 第26集
- 第27集
- 第28集
- 第29集
- 第30集
- 第31集
- 第32集
- 第33集
- 第34集
- 第35集
- 第36集
- 第37集
- 第38集
- 第39集
- 第40集
- 第41集
- 第42集
- 第43集
- 第44集
- 第45集
- 第46集
- 第47集
- 第48集
- 第49集
- 第50集
- 第51集
- 第52集
- 第53集
- 第54集
- 第55集
- 第56集
- 第57集
- 第58集
- 第59集
- 第60集
- 第61集
- 第62集
- 第63集
- 第64集
- 第65集
- 第66集
- 第67集
- 第68集
- 第69集
- 第70集
- 第71集
- 第72集
- 第73集
- 第74集
- 第75集
- 第76集
- 第77集
- 第78集
postal第34集剧情介绍
乾隆一行四人,避开了人多的村庄,来到偏远的山区。在山脚的偏僻处找到一家农户,在皇上与猎户的交流中,得知福贵的种种恶行,躲在一旁的福贵怕事情败露,只好出下策,当着皇上的面在暗处射箭将猎户射死,皇上大怒,立刻派纪晓岚、和珅二人查明真相。 纪晓岚找到乾隆,并拿出县志,说二噶所说当日祥瑞之景,纯属胡言,乾隆也觉得事情蹊跷,下令收押二噶。 大牢之中,二噶还是一口认定见过祥瑞,纪晓岚觉得二噶不招是怕福贵报复,如想让福贵招供,应先从玉龙下手。 杜小月让玉龙劝二噶,二噶只好向杜小月道出实情,福贵在一旁偷偷听到。 福贵偷偷来见和珅,和珅一方面要与福贵划清界限,一方面暗示福贵杀二噶灭口。 福贵来到行宫大呼小叫,说二噶昨夜越狱逃跑,杜小月来到二噶家找到玉龙问二噶去向,并说如果找到逼你哥说谎的人,就能找到你哥。没想到,玉龙一反常态,竟然称自己见过祥瑞,二噶所言也句句属实,原来刘全冒充和珅警告玉龙,如不一错到底,则是欺君大罪,到时候会落得个满门抄斩。 和珅在皇上面前说二噶越狱,杜小月嫌疑最大,纪晓岚为杜小月担保,而和珅却把证据摆出,乾隆突发奇想让和珅亲审杜小月,纪晓岚监审,自己旁听。
宫中传出风言风语,说皇上夜逛青楼,乾隆觉得可疑,为什么自己的行踪谁都知道。 在纪府纪晓岚受不了杜小月和崔公子的卿卿我我,独自一人出门,杜小月让崔公子暗中监视,纪晓岚为了查案又来到昔日的青楼,经过调查才知道宅子原来的主人就是梅海泉,但如今梅海泉一家已经被满门抄斩,听说只有一个小孩逃过一劫。 杜小月跟随崔公子的指引来到青楼,把纪晓岚抓个正着。纪晓岚百口难辨,只好逃走,不敢回家的他只好在春缘楼门口睡着。 乾隆、和珅没有管睡在一边的纪晓岚,又进入春缘楼。二人心不在焉,没有心思工作,最后被老板娘撵出。 纪晓岚硬着头皮回到纪府,杜小月拳脚相加,并让崔公子训斥纪晓岚。纪晓岚忍无可忍,终于把查案的真相告知杜小月,杜小月听不进去,没想到崔公子反应很大,忍住眼泪请求纪晓岚为梅家做主。 乾隆不经意间烧着了梅姑娘的诗词,但却鬼使神差的发现了一丝线索。和珅找到当年陷害梅海泉的同谋伊尔泰,伊尔泰承认当年确实是丢失了一个小孩,和珅在盘算梅姑娘的身份。刘全提出最近有一个年轻人经常出入纪府,和珅让伊尔泰把此人抓住。 乾隆从贵喜的口中得知,自己的行踪一直被太后的人监视,皇上心中有数,让贵喜准备一下,自己打算去西山寺吃斋念
晏斯泰监斩,害死范仁富后,就立刻带人气势汹汹地来到了县衙,不由分说地就命自己的手下带走郑板桥,姚三等人试图阻止,晏斯泰呵斥郑板桥私开粮仓,还和范仁富官商勾结,从修筑河坝的工事中牟利,监斩不利,误杀了范仁富的弟弟范仁贵,致使范仁富逍遥法外,命自己的手下将郑板桥带上囚车,押至京城。郑板桥自知晏斯泰刻意刁难,但从郑板桥打开粮仓的那一刻起,就做好了准备,所以他从容不迫地走上了囚车。晏斯泰骑着马洋洋自得地走在街上,他一向视为眼中钉的郑板桥终于栽在了自己的手上,他以为范县再次回到了他的掌控之,从此以后,他可以随意鱼肉百姓。可是让晏斯泰万万没有想到的是,街上的百姓看到郑板桥被关在囚车上,都高声呼喊郑大忍,秦老伯为首的一批人还拦住了囚车,向晏斯泰求情,纷纷表示郑大人是一个勤郑爱民的好官。郑板桥怕晏斯泰的手下伤到秦老伯,表示自己会没事儿的,皇上会查明情况,公正断案的,劝说大家回去。街上所有的百姓,远远地望着他们的郑大人消失在他们的视野中。郑板桥被关押至大牢。饶小梅陈轩和姚三吴良方等人商量如何救出郑大人,范县的百姓们也纷纷表示要和陈轩他们一起赶往京城,为郑大人抒情,饶小梅出面劝说,表示大家全都赶往京城,那
自从范仁富和范夫人相继离世,范子扬就陷入颓靡不振的状态,湘菱一直默默陪伴在一旁,做些女红赚取微薄的收入维持两个人的生活。范子扬被证无罪出狱后,在集市上摆了一个书摊,一向养尊处优的子扬什么都不会做,只能替人代写书信,但是生意很凄凉。而且范县的百姓对范仁富的行为深恶痛绝,把所有的不满都发泄在了范子扬身上。范子扬无奈,只能去钱为家做教书先生。饶小梅得知子扬去钱为家做教书先生,十分担心,满面愁容地走进了郑板桥的书房,在郑板桥的询问下,饶小梅把自己的担忧和盘托出。原来,钱家也是范县有名的商贾之家,钱家的大少爷钱为继承了家业,因为生意上的竞争和范家是宿敌,小梅担心范子扬前往钱家教书会受到不公正的待遇,所以想请郑板桥想想办法,帮一下范子扬。郑板桥直言此事不好办,因为范子扬对自己颇有成见,此时自己出手相助,会让范子扬误以为自己在侮辱他,郑板桥知道,此时的范子扬,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单纯善良、充满正义感的人了。但郑板桥也向饶小梅承诺,待到时机成熟,自己会帮助他的。随后,湘菱来找饶小梅,原来,范子扬在钱家已经教书三个月了,但是钱为刻意刁难范子扬,以自己的儿子并无长进为由,拒绝给范子扬工钱。湘菱认为不能这样任由
母弟平安 沈冤昭雪 乾隆得知琳琅母弟俱已落入皇后手中,欲与追问二人下落,却不得要领。而在朝中,和珅发现乾隆心事重重,字里行间透露出欲找下台阶。另一方面,纪晓岚终成功救出琳琅母弟并携同上朝面圣,让事件直接在群臣前曝光。 琳琅终与母弟同聚,并向纪晓岚答谢救命之恩。和珅被委任负责审理此案,皇后欲向其施压不果,遂转由太后出面,更不惜再提出家为尼作胁。惟太后已不胜其扰,向乾隆表明事关官威人命,任由定夺,并暗指国舅有欠皇后。当晚,和珅于牢中献上毒酒,促国舅在一个时辰内自杀了事。事件最终因为刑部尚书自缢身亡、皇后被降格而告一段落。而太后亦以代替已嫁作人妇的杜小月为由,认陆琳琅为干女,同样安置于纪晓岚府中,以息乾隆私心。 大批官兵突然包围书院,欲捉拿以修书为名骗财为实的骗子;不料却扑个空。纪晓岚与琳琅双双休假远游,不料朝臣除和珅外均不约而同向乾隆投诉,遭纪晓岚以替圣上修书之名骗去巨款……